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小班化教育模式探索
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小班化教育模式探索
  • 资源作者: 宏博幼师
  • 相关链接:
  • 资源类别: 其它类别
  • 资源用途: 资源分享
  • 资源评级:
  • 适用群体: 幼师/其他/园长
  • 更新时间: 2013年11月14日
  • 资源授权: 免费版
  • 所需点数: 0
  • 插件情况:
资源下载
资源信息

一、研究背景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农村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教育质量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由于办园经费不足而导致的班额大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班额大,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幼儿,出现了教学方法上的“满堂灌”、组织形式上的“齐步走”,评价过程中的“一刀切”;另一方面,一个教师要负责起几十个幼儿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强度大,同时经济待遇普遍都低,这种大班额工作的付出与收人不成正比的现实使得好教师纷纷离岗,导致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因此要在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农村幼儿园中削减班级幼儿人数,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我们从《教育信息报》2003318的一则报道中深受启发,这则报道的内容是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就发展基础教育的讲话。他说:“要坚持幼儿教育小班化,对幼儿实施有差异教育,关注每个幼儿,把爱洒向每个幼儿”。在以后几次对大城市幼儿园的参观学习中,我们发现,他们的教育之所以优质,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集主体性教育、个别化教育、保教合一为一体的小班化教育。为此,我们想到:是否可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来尝试小班化教育?在近两年的研究尝试中,我们获得了答案――在农村尝试小班化教育不仅可行,而且极具推广价值。


 

二、研究过程


 

整个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启动学习阶段(20031220042)


 

此阶段我们在观摩大城市小班化做法的基础上,学习了小班化教育的含义,明确了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指班额)教育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小班,指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班级儿童数量。小班教育则指班级人数减少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小班化教育与小班教育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小班化教育是教学论范围内的一种教育模式的概念,具体指在追求个别化指导的教育价值判断支配下,教育活动形成一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教育过程,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所体现的是个别化的教育理念。(叶令仪,小班化教育――优质幼儿教育的范式之一.网络教育咨询,2001年第六期)通过学习,帮助教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明确了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固然是小班化教育的一个特征,但绝不是本质特征,它更应该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优质教育上。


 

此阶段的学习让我们对小班化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进一步坚定了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决心。


 

()发动准备阶段(2004320046)


 

1.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家长面对面谈心,了解家长的想法。


 

2.分发体现《纲要》理念的资料,帮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单纯的认字、数数,更应该是快乐的动手,自主的探索。


 

3.以公开教学活动形式让家长对两种类型教育方式进行比较。34两月分别用原来“大班化”的形式各进行一次公开教学活动,5月,教师尝试一个月的“小班化”教学,6月初以“小班化”的形式再进行一次公开教学活动,请家长进行对比,感受效果。


 

此阶段的工作使家长的观念有了一定改变,使我们对家长的想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我们下阶段实施时确定具体可行的做法提供了依据。


 

()初步实施阶段(2004720057)


 

在统一教师认识,了解家长想法,确定具体实施思路的基础上,此阶段开始具体实施,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尝试,逐渐有了固定的做法,形成了一套模式。


 

三、具体实施


 

运作定位:实施基于农村幼儿园实际情况之上的小班化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运作是在农村幼儿园原有的基础上来进行的,是在目前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许多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最大的特点是从农村幼儿园实际出发,为农村幼儿园实际服务。


 

实施原则:促幼儿发展原则――所有做法从促进幼儿发展出发,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已有条件,充分发挥已有优势;操作性原则――基于农村教师实际水平,便于她们操作;发展性原则――模式的确定是相对固定的,但又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


 

目的确定:通过实施小班化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办园风格。


 

经费收支:根据教育成本,每生每学期增收200元。每位承担小班化教育的教师每月增加印元小班制教学费用。


 

幼儿编班与师资配备:小班:36~班,中班40Ⅳ班.大班44人/班。生活活动环节以班级组织,教学活动环节分两半进行,即小班18人/班,中班200班,大班22人,班。每班配备1名正班主任、1名副班主任、1名教师助理。正班主任负责制订一周活动的计划及家长工作等其他班级事务,副班主任协助正班主任制订各项计划和处理班级事务;教师助理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好幼儿午睡,做好相关教学活动的配班工作,协助班主任制作教玩具。


 

教学内容与组织:增加探索性、操作性强的集体教育内容;增加区域活动的比例;各学科内容综合。教学方法体现启发引导、支架式教学;组织过程凸现个别化,注重儿童的主动探索及自身体验,力求增加儿童直接经验的积累,鼓励自由与自主活动;课程安排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各活动之间过渡自然,无明显的上、下课痕迹。


 

管理机制:出台《班主任负责制》,要求正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各项事务负责;出台《集体研讨制》,要求每周三中午各班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的得失进行交流、学习;出台《小班化教育质量考核制》,通过对小班化班级教育质量的考评促进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并对承担小班化教育的教师给予经济上相应的补助;形成《多重评价制度》:教师自评――每月一次小结评价;行政评价――日常检查与月末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家长评价――学期末开课请家长对班级小班化教育质量做评价。


 

四、运作特色


 

与大城市幼儿园的小班化教育相比我们的小班化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在教育模式形成过程中,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我们注重及时交流,取得家长理解、配合。由于目前农村中绝大多数幼儿园是资金自筹的民办体制,因此,幼儿园所有的开支都得依靠生源,也就是说生源是幼儿园生存的基础,没有生源一切免谈。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在我园的小班化教育模式形成过程中,我们巧妙利用了这一特点,从最初开家长会、分发资料宣传新理念改变家长观点一分三个月三次进行对比性公开课、观摩一向家长以问卷形式征询意见一召开会议征求个别态度不明确家长的意见一先在家长认同率高达90%以上的小、大两个年龄段开始尝试一在中班幼儿家长强烈要求下中班段也进行尝试,一直到现在全园铺开进行小班化教育,这一路走来,我们始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及时与家长交流,取到了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家长在整个过程中承担了“智囊团”的角色。如在一次家长会中,有位家长提出合理安排午睡室的问题,受他启发,我们调整了小班化班级教育环境;又如有家长认为为了孩子能多接触些老师,不应该将孩子固定在某一个老师身边,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纳了他的建议。可以说,我们现在这个小班化教育模式的形成凝聚了家长的智慧,真正体现了“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一理念。


 

()实施过程中,灵活利用各种资源


 

教师资源利用:有分工有合作,照顾到每个幼儿。在农村幼儿园中,师资普遍紧缺,尤其是要找一个优秀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普遍的情况是有的教师能力相对强些、各方面素质全面些,有的则相对弱些。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教师的资源,我们在一些规则比较统一的生活环节(如点心、早操、午饭等)中安排两位教师搭配同时带整个“大班”,适当减轻他们单独一个人长时间带一个小班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有利于较弱教师的成长。


 

硬件资源利用:提高各室利用率,减少隐性浪费。由于办园资金有限,一般来说,农村幼儿园的用房都是比较紧张的,我园也不例外,每个班级配备一个活动室、一个午睡室和一个盥洗室,除此之外没有额外的空间。那么将一个“大班”分成两个“小班”之后幼儿活动空间哪里找呢?我们发现我园的午睡室利用率是非常低的,而我园午睡室的面积、光照条件与教室是一样的。于是,我们把午睡室进行了改建,将幼儿床铺换成可折叠的式样,这样就使幼儿园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模式创建中,凸显教师团体的作用


 

班级中的三位教师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共同承担保教工作。一方面,由于没有再另外配备保育员,在以教师助理为主承担教室清洁卫生工作的基础上,另两位教师在相关时间段(如晨间来园、傍晚离园)也要一起承担起保育员的部分清洁卫生工作,至于幼儿保育方面的工作就更是三位教师共同的责任了。另一方面,基于农村教育现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班主任教师请假等),教师助理同样要承担教师的责任。


 

班级责任共同承担。幼儿园行政在考核时是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核的,如某一方面做得好,三位班级成员一起加分,否则一起扣分。如,行政检查时发现班级清洁工作没有做好,三位班级成员将一起被扣考核分,扣发考核奖金。这样有利于在班级中营造一个合作、团结的工作氛围。


 

五、效果分析


 

()幼儿社会性能力发展迅速,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农村幼儿由于展示机会相对较少,其个性相对城市幼儿来说比较胆小、内向。实施小班化教育之后,由于人数的减少,教师与每个孩子都是等距离的交流,能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因此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如有位在大班时开始接受小班化教育的小朋友家长说“孩子前两年在幼儿园基本上没说什么话,读大班后,孩子明显开朗、活泼了”。这对相对比较内向和不善交往的农村幼儿来说,是个非常可喜的变化。


 

()教师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园本教研初显成效


 

以前,老师们总觉得教研活动就是学学理论,因而积极性不高。现在,由于每周三的教研活动以年段为单位研讨小班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热情高。由于教师带班人数减少,组织幼儿的压力少了很多,使她们有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今,我园对外有了越来越多的公开教学活动并获得好评。


 

()家长教育理念更新迅速,家园合作日渐默契


 

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在小班化教育模式下的一步步成长,变得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活泼大胆,因而其观念也得到了更新,由原来关注孩子学会了多少字,转为开始更关注孩子的个性与习惯,教育理念上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幼儿园办园声誉迅速提高


 

对于农村的家长来说,他们为孩子的入园提前报名的意识非常淡薄,一般都要到91开学了,才会去幼儿园报名,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幼儿园嘛,是很容易进的,用不着提前预约”。但近两年这种现象开始慢慢改变,去年820日,已有50多位家长前来我园预约登记。自从尝试小班化教育以来,周边一些小幼儿园的孩子也纷纷转入我园,他园教师来我园交流观摩时对我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了充分的肯定。


 

六、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还需建立相应的教学常规


 

以前在进行大班额教学时,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在班级中形成一套相应的常规,这套常规对指导幼儿集体活动、减少幼儿不必要的等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小班化教育中幼儿等待时间缩短、集体化活动减少,老师们发现,尽管一个班级的幼儿分开来进行小班化教学时组织起来非常轻松,但当班级中所有幼儿在一起时,组织难度还是很大,需要针对这一模式培养新的幼儿常规。


 

()教师教育技能急需提高


 

进行小班化教育后班级中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更新,对理论素养不高的农村幼儿园老师来说是一大挑战,老师们经常碰到不知道如何有效提供区域活动材料、如何合理组织十几个幼儿开展活动的情况,个别教师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当初面对大班额幼儿时的“高控制”教学走向了现在的“放羊式”教学,类似的问题困扰着我们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班化教育效果的体现。


 

()教师职业倦怠情绪尚待进一步缓解


 

当初实施小班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能通过教师劳动强度的减轻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虽然教师在一定时间中劳动强度确实是大大减轻了,其疲惫感大大消除了,收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因而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得到了缓解,但由于进班时间相对长了,相对来说坐下来静下心反思的时间就减少了,而老师需要思考的内容和值得写的东西却更多了,这就造成了老师想写而没时间写的状况,经常需要用休息时间去完成一些案头工作,对部分教师来说,这又是一种新的疲劳。


 

我们相信通过努力、扎实地做好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工作,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适应能力会日渐增强,这一模式将日渐成熟。


 

七、结束语


 

显然,我们的小班化教育与大城市小班化教育有一定差距,在实施过程中效果也不如大城市的小班化教育,但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它推动了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使之向优质的幼儿教育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同时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日趋重视,类似大城市的小班化教育也必将在农村幼儿园中推广和实施,到那时候,我们所尝试的小班化模式将作为一种过渡形式而自然消失,我们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陈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岑利锋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中心幼儿园)


 

最新评论